产品用途
1、用于去除污水中固体悬浮物、油脂和各种胶状物,如:石化、煤矿、造纸、印染、屠宰、酿造等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。
2、用于回收有用物质,如:造纸白水中细小纤维的收集。
技术关键与特点
1、处理效率高
气浮处理效率的高低,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气水所能浮起的浮粒子的较大绝干重量,我们将其定义为单位浮量,这是溶气水质好坏的一项客观指标。空气属于难溶于水的物质,常压下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1.8%,在O.3Mpa的压力下,溶解度可达到5.4%,如何让这些有限的溶解空气充分发挥作用,是气浮技术的关键。而缩小气泡的直径、增大气泡群密度、改良气泡群的均匀度,是提高气浮效率的关键,三者互相关联、互相制约。1个1DOUM的气泡如果变成等体积的1UM的气泡,其微量可达到1000000个,所以在溶解空气总量一定的前提下,缩小单个气泡的直径,既可增大气泡群密度,同时气泡群的均匀性也可以得到改善,传统气浮效率低,其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所产生的气泡直径过大,主体气泡群气泡的直径一般都在50UM以上,气泡群的密度(消能后单位体积溶气水中所含气泡个数)一般在108/m3以下,气泡群均匀性(主体气泡群数量占气泡数量的比例)差,直径大于100UM的气泡占85%以上,这些气泡都属于无效浮选气泡,而且由于气泡直径过大导致气泡上升速度过快,致使絮凝体遭到冲击而破裂,浮选效果降低。而本案所产生的微气泡直径在1UM左右,密度**102个/cm。,同时气泡大小均匀,这就保证了较高的处理效率和非常好的处理效果。
2、溶气利用率高
本案的溶气利用率近100%,传统的涡式气浮只有10%左右,而早期的气浮仅为6%左右,气浮效率的高低,同溶气效率没有太大的关系,较终取决于溶气利用率的高低。以溶气压力为例,从0.3Mpa提高到0.5Mpa,其溶气效率较多也只能提高一倍,但能耗却高出好几倍,以溶气效果为例,若从50%的溶气效率提高到100%,其气浮效率较多也只能提高一倍,但相应的溶气设备在构造上就要复杂的多,检修也相应复杂。
3、处理负荷高
本案可以处理悬浮物(SS)含量高达5000-20000mg/L的废水,这个指标是任何传统气浮所不能达到的。传统常规气浮能分离的(SS)含量一般在1000mg/L左右,仅对SS含量在几百mg/L左右的废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。
4、简便实用的溶气水装置
本案溶气罐的设计采用了与传统理论不同的设计依据,否定了以水力停留时间为主要依据的设计方法,实现了小容积大处理量,为增大气水接触面积采用了四级预混合机构,气、水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达到均匀状态。